Page 107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07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定要重视这部分的教学。从每个年段的选文数量来看,不同学段寓言选文所占比
例是不同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识字量有限,而且思维发展处于前运演
阶段,还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一年级教材中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所占比例较
大,所以教材文本总量较少,在一年级时教材已经选入了三篇寓言,目的是让同
学们对寓言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这使得一年级选文比例达到8.57%。二三年级是
寓言教学的高峰时期,二年级寓言选文比例高达14%,三年级达到了7.27%。到
了小学二三年级,学生们已经有了一些识字基础,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形象思维向
抽象思维过渡,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们对于阅读故事类的文本非常有兴
趣,而且随着生活实践的增多,生活经验更加丰富,学生内心的道德观念正在形
成,正义感和道德感也逐渐增加,能够更好地理解寓言中所蕴含的道理。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教材更是以“寓言”为主题组元,专门编排了一个寓言单元让学生们
进行学习和探究,并提出了“读寓言,明白其中的道理”的学习目标。所以二三
年级教材中寓言的选文数量增加,中低段的选文比较短小,理解起来也相对简
单,寓言短小精悍、内涵丰富的特征正好符合中低段学生的阅读需求。值得注意
的是,本选文比例统计表仅统计课文中的选文,而二三年级的寓言不仅存在于课
文之中,还包括语文园地中的我爱阅读,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以及快乐读书吧,
这些选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此计算教材中二年级总计有9篇寓
言,三年级总计有7篇寓言。此外,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寓言单元,在本单元
的日积月累中出示了9个中国古代寓言的成语,分别是“邯郸学步”“滥竽充
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
之蛙”“杯弓蛇影”,这些选文和成语都非常有研究意义。
由此可见,在小学教材当中,中低段的寓言选文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到了
小学高段,因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材中短小精悍、易于理解的寓言文本减
少,而选入了更多小说作品、经典散文等文学类文本以及说明文、议论文等实用
类文本。寓言选文比例有所下降,五六年级所占比例分别是2.04%和3.70%。可
见寓言选文的分布集中在小学中低段。
首先,按照地域来划,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国内外的寓言,其中大量
选用了中国古代寓言,包括《庄子》《孟子》《战国策》等中国古典著作内的作
品。中国现代寓言作品和民间故事传说也有所涉猎,这一类寓言简单明了,读来
浅显通俗,易于学生理解。此外,教材编者还选用了部分外国寓言,包括出自古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