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08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希腊的《伊索寓言》和俄罗斯的《克雷洛夫寓言》,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国
            家寓言的不同风格特点以及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

                其次,按照寓言主人公的形象分类,可以分为人物形象、动物形象和非生物
            形象。中国古代寓言的主人公大多是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贴近人们的生活,
            易于读者们理解其中的道理;动物形象常见于寓言之中,相比之下,外国寓言相
            更喜欢使用动物形象;非生物形象在寓言中也十分常见,作者将原本无生命的物

            品赋予了生命,并把寓言中的哲理通过这些非生物形象展现出来。吴秋林在《寓
            言文学概论》中还根据角色将寓言划分为人物寓言、动物寓言、植物寓言、无生
            物寓言和混合寓言。
                最后,寓言有多种呈现形式,我国古代寓言都是古文,中低段学生对于古文

            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大部分的中国古代寓言都是由现代人改写成白话文,这种
            形式称为“文—白”,即文言文转化成白话文;当然,选文中也有直接以文言文
            形式呈现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语文的能力也有所增强,小学教材中还
            是选入了一些文言文形式的寓言,寓言也可以用诗的形式来讲;剩余部分的白话

            文选文可以归为散文体。不同呈现形式的寓言丰富了学生们的阅读经验。

                二、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的价值

                (一)有助于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核心素养的四维框架中包含着“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素养,小学阶
            段,儿童的个人美感在阅读中逐渐形成,并随着阅读的增加而不断深化。语文核
            心素养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身价值理念与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阅读小说、

            漫画已悄然成为小学生们自发的审美形式,可现如今网络小说质量良莠不齐,许
            多源自西方国家的漫画悄然传递着英雄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还有很多其
            他类型的作品中充斥着暴力与色情,这些都会影响少年儿童的审美发展,让其陷
            入审美误区,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深思。寓言是文艺类体裁中的一朵古老的奇

            葩,无论是中国古代寓言还是古希腊寓言,大多寓言都是经过文化的积淀创作而
            成,并经过时间的淘洗与检验流传至今,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寓言教学的审美价值之一在于丰富的想象力。审美离不开想象,寓言中通过
            想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或动物形象,让儿童可以通过联想

            和想象感受寓言中的画面美以及性格鲜明的人物或动物形象。《乌鸦喝水》中乌
            鸦巧借碎石,机智获取瓶中甘泉,塑造了爱动脑筋,机灵可爱的乌鸦形象;《狐


            96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