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00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词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学生应更灵活全面学习知识。在低段中孩子对形声字的
组词常常会因不懂其真正代表的意思而搞混淆,组词出错。例如,“泡”,声旁
表音、形旁表义,偏旁三点水是代表水的意思,所以与水有关,组词吹泡泡;换
个偏旁“跑”,表示与脚有关,所以可组词跑步;“抱”提手旁与手有关,可组
词抱孩子。又如,“剪”和“剑”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立刀旁和刀字旁都表示与锋
利有关。教师在讲解字的时候结合偏旁的文化,学生就清晰了含义,减少混淆的
程度。这样结合中国文化掌握生字的方式使得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中也
熏陶了学生对文化理解的语文素养。
五、关注课堂阅读教学作业练习,促进学生发展
(一)课堂的课后习题训练关注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课堂学习课文内容组织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
且要重视教材的课后习题作业的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研究中部编
本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的课后习题包含丰富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资源。因此,
把握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充分研读,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参与习题的练
习,可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1.借助课后习题,运用结合关键词看图复述课文故事法
根据不同阶段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心理特点,每篇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设计
都包含不同层次的核心素养教育功能价值。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活
动时,应通过对课本的核心素养功能价值的全面挖掘来充分凸显课文培养学生
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性,同时在具体授课中做到因课文而异,突出重点。因
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课后习题的把握,充分挖掘课后习题中蕴含的语文
核心素养教育资源,运用合适的方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素养。
2.课堂练习中运用课文插图结合流程图讲述故事法
小学低段的语文部编本教材中的课文比较富有趣味,插图精美,适合学生讲
故事。在课堂阅读教学通过师生的有效互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学习
课文后教师若能及时结合教材请学生做简要的复述,能帮助学生理清逻辑关系,
清晰架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素养。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学生记忆有限,对
较为复杂的情节可能不太能有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此时,教师运用思维地图
中的流程图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流程图是用来说明事物发展的顺序,将时
间与情节发展一一对应,一目了然。教师结合教材运用流程图请同学进行复述课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