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96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1.多层次、多角度地读,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染力

                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读无疑是主要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读中,是近距
            离地与文本产生直接的对话,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形成。阅读教
            学的里蕴藏着初读感受——精读领悟——品读升华的内在规律,教师教学通过读
            来将这种阅读规律内化到学生知识体系中,形成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独特品位。通

            过初次读,学生感悟文本语言文字的魅力,对文本的文字获得最初的感受;通过
            精读,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脑袋对语言文字进行细节加工处理,分析语言文字
            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等,获得再次的领悟;通过品读,综合读思结合的感悟,培养

            语感,获得升华。而在这个阅读教学读思结合过程中,也正是学生对语言的不断
            细细咀嚼品味中,边读边思考,获得由文本语言转化而来自身的体会感悟,最后
            通过口头语言将其表达出来。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教学对象由于还是年龄较为幼小的学生,在课堂中

            能反反复复进行读,可能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教师可采用贯穿全文式的进行
            适当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多样化方式对其进行读的教学活动,以触动学生的语言
            敏感度。

                2.借助课文插图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
            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古至今,语言在人类的沟通交流中都占有

            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语文学科中更是重中之重,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学习
            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理
            解、语言组织与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最基础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根据低

            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词汇量积累薄弱,
            短时记忆容量较小,语言表达逻辑能力有待提高。部编本低段的教科书所选篇目
            文质兼美,图文结合。低段的小学生喜欢图文并茂的读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
            师要在“喜欢”和“能读”上下功夫,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的资源来辅助教学,既

            激发学生兴趣,又促进学生利用课文插图学会识字、猜词意或悟句意等,从而提
            高学生通过阅读教学获取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文学习后尝试让
            学生根据插图的提示进行复述课文内容的口语表达。借助插图复述课文可以让学

            生清晰地知道课文的脉络,辅助学生对课文的记忆,有助于学生更有逻辑的完整
            的语言表达。


            84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