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94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第四节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一、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确立课堂阅读教学目标
以前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设定基本上套搬《语文课程标准》,虽
然包含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标准化、统一化的目标,使得学生在
阅读课堂中的角色“变味儿”了,成为僵化的教师教案操作程序化的学习者。现
在的教师一般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
现在,在全国课标的改革下,目标的设定也要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因此,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教师应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学会
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融入三维目标中,在知识与
技能目标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过程与方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对文化传统的认同,使其契合,让教学目
标焕发新的活力。
二、课堂阅读教学的导入渗透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的引入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的教学
行为。它包含着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对学生此阶段的认知水平的整体掌
握。那么在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导入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得学生积极地
参与课堂,而且要创造机会使得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潜移默化地发展。小学
语文低段的课文极具丰富的想象力,对此,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各
种各样的方式去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思
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优化课堂阅读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
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
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以语文
教材为媒介进行授课。教材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因此,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
核心素养,教师应全面把握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资源,对文本的处理应更
有侧重点和方向感。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