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90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能力。而教师更关注工具性知识,字词句段篇的掌握,大容量的课堂教学教授阅

            读知识而忽略学生语言的训练、思维的提升或是审美、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内容繁多,缺乏整合
                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相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动态
            生成的素材及信息。从“教”的角度看,它既包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现有教材

            内容、课程内容的沿用,也包括语文教师对教材内容、课程内容的重构。
                当前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是部编本教材,教材的选文内容丰富多
            彩,且要求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要达到的语文能力水平也越来越高。

                (三)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一
            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行为方式。教学方法应该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具
            体而言就是语文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呈现、再现教学内容;学生采用什么

            样的学习方法感知、理解、记忆教学内容。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科学、合
            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中语文核心素养落实不足

                以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来调查当前小学语文低段课堂阅读教学,由于各种因
            素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思维培养目标并未落实,课堂中情感的熏陶,审
            美的渗透等都有待提高。

                1.部分教师识字意识薄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写道:“小学第一学年段识字教
            学目标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

            美。”由课标明可知,识字是低段学生语言运用的基础。在低段课堂阅读教学
            中,教师对随文识字的教学不够深入,有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繁重,
            教师只是单纯强调单个生字词易错点,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生字词,仅仅简单
            地掌握了生字的音、形和义,没有将生字融入课文中感悟,缺乏对字词的深入

            认识。
                2.学生词汇量、语言表达的差异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未能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对原有语言材料加以运用能力

            欠缺。教师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层次的语言建构不足,因而学生语言运用能
            力较弱。


            78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