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89
第四章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低段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本研究试图在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探索小学语文低段课堂阅读教学的相关教
学策略,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习
得促进个人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指导理念与终身
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因此,在终身教育理论的支撑下探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
学语文低段课堂阅读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泰勒的课程教学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认为课程原理是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组
成和运作的: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的实现?泰勒在
这里明确了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即: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
结果。
本研究根据泰勒的“目标模式”,以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
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为教育经验,在语文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选择实施组织和运
用这些经验,从而达成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所以由此为理论依据进行
本研究的探索。
第三节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低段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低段课堂阅读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重知识轻能力
众所周知,理想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结果的必然归
宿,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在整个语文教学设计过程中,确定
教学目标是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实践的联系纽带,是使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能按
照教学目标所指引的方向进行有序运动的基本保障,也是确保语文教学具有科学
性的必要前提。
可见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是指引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灵活的学的基础。大部
分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更关注工具性知识,大容量的课堂教学重知识的教授
而忽略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审美意识培养和文化熏陶。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
的教学目标不但是以语言发展为基础,而且伴随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及文化素养
的发展,使得学生可以养成个人终身发展及融入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