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86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面对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也要学会用犀利的眼光捕捉学生的价值性回答,即预设

            之外围绕教学目标实现的个性化信息,加以引导,构建生成性课堂。这样的课堂
            教学才是富有生命力、灵动的课堂。

                三、小学语文低段阅读、课堂阅读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关系

                (一)阅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关系
                语文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课程标

            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收集信
            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读
            写,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不仅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和基础,也是

            开阔视野、培养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来
            帮助学生寻找想阅读的渴望,逐渐学生能获得和形成相应的阅读方法及能力,提
            高语文素养,提升生命价值。因此,通过阅读进行教学的意义与语文核心素养的
            培养要求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得以发展。部编

            版小学语文教材就阅读资源而言,选文注重经典性、多样化,文质兼美,尤其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目的是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培养文化尊

            严感。
                另外,统编教材蕴含的精神涵养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阅读课
            文注重增加大量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容,如《邓小平爷爷植树》《吃水不忘挖井
            人》等课文。教科书也重视学生字词句的积累,在相应的课文后编排背诵、抄写

            读句子的练习。教科书也训练学生的思考力度,尊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特点和规
            律,在课后习题中安排了学生发表观点等题目。这些题材多样,体裁多样,语言

            典范,内涵丰富,充分体现教科书立德育人的功能,能提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所
            需的素材。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从阅读内容单元设置上说,利用双线组织单元,
            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发展,强化能力,沉淀语文素养。双线即指“人文主题”
            和“语文要素”两大线索。教材中每个单元有它的“人文主题”,有贴近学生生

            活的趣事、有大自然的美景等主题来丰富学生的视野,熏陶学生审美。语文要素
            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阅读思维和阅读能力、阅读策略等,锻炼学生的语言、思

            维能力。不仅同一个语文要素在单元内的多篇课文中都设置有多层次、角度的训
            练,而且在单元与全册书,不同年级的册与册衔接之间也是有序的梯度式编排。


            74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