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81
第四章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低段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课堂阅读教学是由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材、学生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它们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实现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
具体来看:学生,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对象,离开了学生,那课堂阅读教学就
失去了目的,教学成为无意义的活动;小学语文教材,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内容,
失去教材,教学就不知该教什么知识;而教师,是课堂阅读教学的施教者,失去
此要素,就没有教师来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教学难以展开。因此,这三者构成小
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基本的三要素,共同联系发挥作用实现课堂阅读教学的整体
功能。
由此,在笔者看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中开展阅读教学,教
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挖掘教材的隐藏价值,创造使学生积极投入的课堂氛
围,尽可能让学生发言表达想法,使其积极热情地投入阅读教学活动中,形成不
仅学习阅读知识技能的课堂活动,更是获得高尚而充实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熏陶,
构建富有活力而灵动的阅读课堂。
五、教学策略
如果从教学策略存在的形式看,教学策略内在表现为一种观念,外在表现为
具体的教学方法,动态表现为具体的教学行为,静态则又固化为一种教学设计或
教学模式。因此,教学策略既是一种思想,也是具体方法。广义的教学策略是指
在课程与教学目标确定以后,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定的教学条件,灵活机动
的选择与组合相关的内容、媒体、评价技术、组织形式、方法和各种手段等,以
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的原理、原则和方式。狭义的教学策略是指
“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
本研究采用孙凤岐学者的定义,认为从纵向结构来看,它包括小学语文的教
学目标策略、教学方法策略、教学过程策略、教学评价策略等。它是指为了达到
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和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计划。教学策略的提出和思
考,有助于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对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内容、方法等做全面总体
的思考,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利益化。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