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80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内
容。有的学者提出小学阶段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积累与规范、思维方法
的掌握与整合、审美感知与体验、文化认同与归属”。在笔者看来,核心素养是
一种在学科中培养学生更为关键的能力和品格,而语文核心素养明确了核心素养
的学科化,即在语文学科中去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相应阶段的语
文教育使学生获得相应的能力,能立足于社会,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推进社会
发展,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
因此,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定义,笔者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
相应学段的语文学科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语言积累与运用、思维方法的掌握
与运用、审美感知与体验以及文化认同与传承等领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
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集中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
三、阅读教学
“阅读是从写的或印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阅读的本质
是根据语言符号从而理解文本的实质内涵,借以文本为载体,理解感悟作者在文
本中所流露的情感与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教科书编者和文本活动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关键是以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渴望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会阅读,是学生通过语言
文字符号习得关键知识、获得审美感受和开发思维的有效途径。
因此,笔者结合学者对阅读教学的定义,认为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有组织、
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下,与同学、教材、文本编者之间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这
个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等系列活动,诸如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识字、听
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
展思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浓厚的阅读兴趣等。
四、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课堂的英文单词“lesson”来自拉丁语“lectio”,代表阅读和说出来。课堂
是学生学习场所的地方,是育人的活动场所,充分安排好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
将受益匪浅。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课堂是阅读教学
最重要的渠道。根据董蓓菲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书的观点,小学语文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