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75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阅读不感兴趣。因此,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内驱力”非常重要。那么,在阅读教
             学中应该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内驱力”,使他们爱上阅读呢?第一,教师要

             教会小学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理、判断生词的含义。此外,如果遇见不懂的
             生字词,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内
             容。第二,教师要带领小学生理解段落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小学生的阅读
             思路。第三,教师要试着让小学生找出中心主题,理解故事情节,预测情节的发

             展和可能的结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总体来说,教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内
             驱力”,使他们爱上阅读,有利于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三)“互联网 + 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受欢迎,“互联网+教育”的

             新型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去年,新冠疫情的暴发,“互联网+教育”便成为全
             国学生上课的方法。教师纷纷开启腾讯会议、企业微信和QQ语音等软件进行授
             课,在线上大家一起学习、互相讨论,真正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同时,“互
             联网+教育”教学方式也对我们的认知、态度以及行为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针对不同课型采用不同教学
             方式。例如,可以将传统教师采用的讲授法、讨论法、指导朗读法和慕课教学
             法、网络直播教学法等相结合,在视觉和听觉上刺激学生,发展他们的审美能

             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清平乐·村居》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PPT放映有关村
             居的图景、视频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将朗诵词的视频放出来,让学生一
             边欣赏村居景象一边体会词的含义。接着,可以请学生站起来朗读,点评,体会
             字、词、句的含义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借鉴名师阅读教学经验,落实“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

                 在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感受到乐
             趣,课堂气氛是否活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地获得

             阅读感受。传统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情感体验。因
             此,教师要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第五章的
             名师阅读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三位名师在阅读教学中,落实了“以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王崧舟老师创设情境后,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引起小学生与作者

             的情感共鸣,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慈母情深》时,通过
             电影的慢镜头,一步一步地引导小学生将原来“我”印象中的母亲和现在看到的


                                                                                     63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