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9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89

第八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习作教学研究


             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辩论,将各自的观点和理由阐述

             在作文中。利用教学情境的学科性,如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的感想感悟,也可将
             其见诸在作文中。还可利用教学情境的生活性,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现
             实生活情境中挖掘可用的素材开展习作教学活动,将习作题目还原成生活写作。
                 (三)回归生活世界立足生活,拓宽课外阅读量

                 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
             的生活中其实每天都有新鲜事,每天都有一些不同的体验,只是我们不自觉而
             已。学生之所以觉得作文难写没有素材,是因为他们没有走近生活,没有去发现

             和体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多接触生活,理解生活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写出来
             的作文才会生动、有趣。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在语
             文的学习中体验生活,让学生走向各种各样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去探索生活的奥
             妙,发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这样他们才能仔细地

             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无尽的写作素材。
                 (四)加强阅读表达思维训练,提升习作思维力
                 写作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作文要写得好就必须有良好的思维力,教师在习

             作教学中必须注重培育学生想象力、观察力等思维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写作。
                 1.培育敏锐的观察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常常会使身边不起眼的东西变得不可思

             议,教师应当培育学生养成观察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敏锐的观察力是一种宝贵
             的品质。
                 2.鼓励丰富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
             世界上的一切。”爱因斯坦正是把自己想象成了一个高速运动的电子才最终创立
             了相对论,由此可见想象力十分重要。儿童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写作也需要想象
             参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写作文时加上丰富的想象力。

                 3.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写作
                 有时候写作并不是只能从一个角度出发去看问题,如贾平凹的《丑石》中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用另一个角度来写一块外形极丑的石头,并感叹

             它的伟大,角度奇妙却也惹人深思。将逆向思维运用进作文中,同样会有不一样
             的美妙。逆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对习以为常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


                                                                                    177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