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85
第八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习作教学研究
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表现在文化价值取向上,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
统文化,就有必要利用好语文课程的学科育人价值。语文课程的价值不仅在于育
人,更在于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发地对优秀传统文化
做出传递。但一些语文老师自己都没有读过《论语》《孟子》,甚至在讲解中将
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原意曲解,将错误信息传递给了学生,学生也就无法正确理
解原意并将其作为习作素材加以合理利用。
三、学生主体意识薄弱,习作教学难以深入
学生也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主体意识不强,知识积累不足,习
作态度取向不端,会导致教学难以深入,影响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习作教学
的实际教学效果。学生主体意识强,就不会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学习就更为
积极。现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日渐繁重,每天被课业所束
缚,对待学习毫无积极性。课外阅读也相应减少,语言素材的积累就减少了,又
缺乏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写作文的时候就会觉得力不从心,没东西可写,没东
西可借鉴运用。学生自身要求不高,在教师长期的范文教学下已经形成了思维定
式,写作文也成了习惯作文,不论写什么事,都是把那几句套上去,如“我今
天……,我想……,然后……”,没有自己的作文整体构思,也没有对事件的思
考。说话做事如同大人一般圆滑世故,一次次写出用雷同语句组成的作文,写作
变成早就训练好的属于教师、属于家长、属于社会而唯独不属于自己的千人一面
的腔调。学生习作态度取向不端,对写作毫无兴趣与自信,写作水平自然停滞不
前。学生主体意识薄弱,习作知识积累不足,习作态度取向不端,缺乏核心素养
下习作教学的参与经验,也使得现今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习作教学难以深入,
止步不前。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