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2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82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习应该在良好的、真实的、复杂多样的学习情境中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并形
成相应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学过程中的情境交互性。学生写
作,就是将自己的情感与想法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真实情
感体验的过程,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习作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的认知主体性,
力求在良好创设的习作教学情境中,通过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等融合,帮助
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二)语用学理论
习作就是将语言文字合理利用以表达情感,而语用学注重的就是语言文字的
运用。语用学是一个新兴发展的学科研究领域,以语言的意义为研究对象,专门
研究人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语用学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哲学家C.W.莫里斯和R.卡
纳普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提出。随后,英国哲学家奥斯丁和塞尔先后发表的“言
语行为”理论及美国语用学家保尔·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使语用学从概念
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语用学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而语用性是语文学科的
本质属性,小学习作中,学生是写作的主体,学生通过合理的理解与运用文字进
行情感表达,因此语用学为小学习作的展开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写作学相关理论
包含了写作语言学、写作思维学、写作美学及写作文化学的写作学,为指向
学科核心素养的习作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1.写作语言学
从写作语言的生成来看,写作主要经过以下几阶段:①语言的内在感觉激活
阶段。②个体语言的心理构建—心理语象阶段。③写作构思的文字转换—语言外
化阶段。研究语言规律的特殊性,研究其在书面写作活动中的表现,研究写作活
动中文本语言的积累,各种规律与方法,也就形成了写作语言学。习作是一种文
本语言活动,写作的过程,也就是一种将心理内容转化为文字的过程。指向学科
核心素养的习作教学,首先强调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积累,其次注重学生将所积累
的文本语言运用进实践中,这与写作语言学的研究息息相关。
2.写作思维学
习作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习作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依赖于思维力的提升,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