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78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课程的系统学习中获得的语文知识、语文能
            力与语文综合素质;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融合了语言、

            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多要素并能够在实际的语言应用场景中表现出
            来的综合品质;是语文素养中最本质和最具有价值的东西。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
            有基础性,是所有学生都应掌握的基本素养;具有综合性,由多项要素构成且
            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也具有持续性,是一个持续建构的过程,且

            生成以后是长久、稳定持续终身的。语文教师应使每个学生在完成相应阶段的语
            文学习后,形成相应的品格和能力。2017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
            准》,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了四个方面,分别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

            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但语言建
            构与运用是基础,其他三方面均围绕它而展开。小学阶段与高中阶段的目标指向
            截然不同,因此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本书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

            动中形成的,融合了语言、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要素并能够在实际的
            语言应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与品质,具体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语言建
            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情感态度与信

            心,五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仍是基础。

                三、小学习作核心素养

                小学习作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应具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的特质与要求。因此,结合2011年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
            习作的教学目标要求,本书将小学习作核心素养分为如下五部分。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在习作中表现为书
            面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力。2011版课标明确提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
            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能力是学生进行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主动地进行语言积累,能够将
            所积累的语言材料在习作中合理地运用,并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


            166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