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7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97
第九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必要的补充和提示,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完成学生语言的整合和建构。基于这个
目的,教师要要求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区分信息的主次,梳理他人信息中包含
的观点和情感,并整合出自己应对的语言。
(三)流畅的表达与交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优秀的口语交际能力总能让人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进行相应的训练,定能不可小觑的效果。小学语文课
程标准对各学段的口语交际学习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
中,要重点训练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说话策略,从态度到表情、心理到语言、表达
章法到修辞策略的方方面面都要涉及。组织灵活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
的交际技巧训练。引导学生在充分倾听和理解信息的基础上,对接收到的信息结
构化,以正确的语感和语态从善如流地表达与交流,完成语言的运用和思维的提
升。因此,学生在上完口语交际课后,能否做到与别人有效沟通和交流,成了衡
量口语交际训练是否落实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良好的文明交际素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中华民族也一直以文明古国名扬中外,文明和谐是
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
的道德标准。学生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文明素养,决定了口语交际能否顺利延
续,是交际中的润滑剂,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文明礼貌的语言总能让人如沐春
风,优雅谦逊的言行举止在不自觉中让人好感倍增,因此口语交际也必须符合社
会交往的规则,也就是在适当的情况下,用合适的语言进行陈述。
在语文课标中,对各学段的口语交际要求都提到了文明素养的培养。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实例及细节来引导学生学会社会交往的种种规则。例如,倾
听他人讲话时不能轻易打断;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选择合适的话语;与人
交流的时候,要态度诚恳,有礼貌,不使用低俗的语言,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
等。引导学生在构建语言、发展思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审美能力,教
会学生正确的人接物,遵循中华传统美德,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品质传承下
去,以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