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98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第二节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提出,学生不仅要学会日常交往的口头语言,还要
将习得的口头语言,正确文明地用于生活和社会的交流和交际中。但是,从问卷
及访谈的结果来看,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应到能力、交际习惯等都没有
达到相应的水平。通过归纳与整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
(一)学生缺少丰富的阅读积累
学生在与人交际时表现出来的语言性准确、表达规范性、应对敏捷性等问
题,与他们的阅读积累密切相关。一方面,课内阅读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形成的
重要来源。学生以教材中的课内阅读为本,通过教师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了规范的语言表达系统。包括语音、语法、逻辑顺序、用词的准确性等。学生只
有吸收并内化了这些规范的语言知识,语言的表达才能顺畅。但是,当前教育
中,有很多学生在交际活动中表现出语言逻辑有误,使用不当等问题,这表明他
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句子的排列、熟语的理解、成语的运用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固。也就是将课内的阅读材料内化为自身的语言体系。只有牢固掌握了基础的语
言体系,语言表达才会清晰有条理。另一方面,课外阅读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形
成的必要补充。课外阅读可以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示学生的知识视野,丰
富学生的文化积淀,积累学生的语言素材,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但是当前学生的课余时间忙于各种补习班,用于专门阅读的时间比较少,
学生大体缺乏丰富的课外知识,没有足够的语言素材积累。因此,学生与人交际
时,语言大体贫乏、不规范,缺乏具有文学素养的表达。
(二)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低下
学生是课堂的主要参与者,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
素。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包括:提问和发言、互动、回答问题等。但是在课堂
观察中,可以发现参与度高的学生占少数,大部分同学处于旁观者的状态。有
时候讨论的话题是学生非常感兴趣,且贴近他们生活经验的话题,参与度和情
绪体验就明显高涨很多。一般在导入阶段和学生小组合作阶段,学生的参与性
相对高一些,但是一到上台展示或者举手回答的时候,主动站起来的学生寥寥
无几。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