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9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199
第九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三)学生缺乏良好的交际习惯
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不仅有阅读积累和课堂参与度低下的
原因,也有学生自身交际习惯和意识的因素。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学生具有
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文明用词的习惯、表达力求流畅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建立在
学生交际习惯的基础上的。然而,从问卷的结果来看,学生与人交际时的态度、
情感、文明等能力都存在着一定能力上的不足。
二、教师方面
(一)对口语交际目标的不明确
在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还是存在模
糊的现象。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及每个学段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很多老
师都是不太清楚的。
教师对课标的理解不明确,就会导致教学目标确定的偏移,教学效果自然低
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表达交流能力,还包括人际交往中的参
与态度,神情变化,说话的合理,文明礼貌等方面,如果教师对课标不熟悉,这
些隐形因素很容易就会被忽略,而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恰能决定学生口语交际
能力的高低。
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和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依据,能够帮助教
师深入地解读教材,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首先需
要课程标准的指导,依据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环节,如果教师对课程标准掌握得
不够熟悉,研究得不够全面和透彻,就会导致教师对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向
就会产生偏差。例如,有的老师会把其他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当成是自己
当前教授学段的教学目标,并以此来设计教学内容,这样的设计很可能出现两种
现象:一时让学生觉得内容太难,消化不了。二是觉得内容特别容易,觉得不用
学,课堂效率自然不佳。对课程标准牢记于心,教学活动才能有序、有效进行,
教学才会起到真正的效率。
(二)对口语交际教学缺乏科学有效的设计
语文课本的每一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部分,但是口语交际水平不做考试
评价,不在应试考试的范围内,所以在口语交际教学环节,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
来精心设计,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设计不科学有效,上课自然单调乏味,学生
没兴趣。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