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3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223

第十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近墨者黑”,选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意识是否健康。因此,教

             师要选取一组文质兼美的作品来引领学生阅读,帮助学生在文本中感受美、体会
             美和创造美。例如,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几首近现代诗歌——顾城的《星月的来
             由》、金晓玲的《夜晚》、臧克家的《星星》和林焕彰的《夜晚的天空》,这四
             首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星星在不同的诗人眼里像什

             么,在不同的想象里,感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社会一直在向前发展,要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要求现在
             的小学生要学习先进的知识文化,而且要学习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贯通古

             今,做到古为今用,才能真正提升小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如蒋军晶老师
             把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与当今现代社会的文章《老
             虎与人的数据对比》《生病了的华南虎战斗力并不强》《卞元亨——武松原型》
             以及非连续性文本《为什么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这些文章组合在一起,设计了一

             个为“武松赤手空拳能打死老虎吗”的群文议题,通过群文阅读,思考武松是否
             有可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这一问题,让学生产生重读《水浒传》的兴趣。这一教
             学案例很好地诠释了贯通古今这一做法,把古代与当代的选文进行有机整合,设

             置合理有趣的群文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重读经典的兴趣。同时,现代社
             会是全球化的时代,要求学生不仅要热爱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了解外国优
             秀的文化,尊重理解外国的文化差异,拓宽国际视野。所以,在文本选取上,我

             们可以穿插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作品。例如,议题“不一样的‘小红帽’”
             把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家写的“小红帽”的故事拿来比较、欣赏和品
             味,这些寓言故事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学生在阅读中探索故事的奥秘,理解优

             秀的中外文化。再如议题“一个都不能少”,设计者选取了捷克艾·彼齐什卡的
             《六个娃娃七个坑》、南斯拉夫民间故事的《十一头驴》和中国民间故事《包
             袱、雨伞、文书和我的故事》,虽然这三篇故事的国家不同、时代不同,但故事
             里的主人公都数错了数,学生在阅读比较中发现故事情节的共同之处,这样的文

             本拓展,有利于小学生了解中外差异、开阔文化视野和激发阅读兴趣。
                 (三)内容富有童趣,便于发现规律
                 在群文阅读课中,要想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课堂应尽量避

             免选取应用文、说明文等枯燥无味的文本,而应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
             富有童趣的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欲望。例如,蒋军晶老师在设计


                                                                                    211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