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6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226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养在单位时间内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提取和筛选有用的信息,提高学生

            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因为好的阅读单,不仅有深度,还有创意,可以发挥延
            伸思考的作用,驱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师教会学生阅读策略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如浏

            览、默读、跳读、略读、速读等阅读方法,还有像求同、比异、整合、判断等阅
            读策略,加强学生关于阅读方法和策略的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增

            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学生在复杂情境中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蒋军晶老师
            针对现代社会人们习惯从网络中查找资料,获取信息这一现象,专门设计了一个
            群文议题“学会整理和分析”,因为蒋军晶老师认为从网络上查找的资料往往是

            零碎的、不全面的,因此要学会整理和分析的阅读策略,对文章进行梳理整合,
            在零散的文本信息中,梳理总结出方法。这种针对训练学生阅读策略的群文议题
            还有“在故事里寻找有用的线索”“如何阅读图表”“读古诗要了解背景”“在

            比较中发现规律——怎么读寓言”,等等,值得小学语文教师借鉴与参考。
                (三)渲染课堂语言,积极营造优美阅读意境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水平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

            仅关系到学生语言的规范化,也关系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首先要
            规范课堂用语,使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授课,做到声音响亮、吐字清晰、用

            词得体;其次,教师要积极渲染课堂语言,让自己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和激情,增
            强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情不自禁地陶醉在课堂学习的
            氛围里;最后,教师要重视课堂语言的激励作用,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想法上的

            闪光点,用热情洋溢的语言鼓励他们不断进取,积极思考。
                教师在课堂中营造优美的阅读意境,把学生置于意境优美的文本当中,可以

            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其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意境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内容
            和教学环境中一同创设与体验的精神空间与情感氛围。教师开展古诗词群文阅
            读教学以及散文群文阅读教学都很容易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当中,如群文议题

            “读古诗,想画面”中选取了《江南》《咏雪》《春游湖》《登山》等群诗,教
            师引导学生边读古诗边想象画面,并把脑海里呈现的一幅幅美丽画卷通过画图的

            方式画下来,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美好画面,在优美的意境当中享受文
            字与美学的交织带来的美感。


            214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