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2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232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第二节  小学生经典阅读现状



                一、时间偏短,教师引导不足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背负繁重的课业压力。导致其
            学习内容主要侧重于升学考试方向。课堂教学中,教师分配给经典阅读的时间严

            重不足。第一,教师方面:很多教师认为经典阅读对于孩子成绩的提高帮助不明
            显,故阅读经典书籍不是必要的。他们一贯对经典阅读持可有可无的态度,索性
            把经典阅读课改成作文课或语文基础知识课,填满孩子的语文课堂;第二,学校

            方面:尽管有些学校开设了经典阅读的校本课程或阅读课程,由于学科众多、教
            学压力和学校各类活动的影响,给予经典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阅读经典的
            时间大部分交给假期和周末,管理和督促学生们阅读经典书籍的责任则转交给了

            家长。这二者就是大部分小学生阅读经典的时间偏短的主要原因。

                二、重视不够,缺乏科学指导

                首先,在大部分语文教师的观念里仍然认为经典阅读与考试关系不大,只要
            平时积累一些名言警句就足够了。由于教师不够重视,所以学生对经典也少有问
            津,阅读经典的意识薄弱;同时一些经典阅读课往往会被直接略过,被教师改

            成语文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新授课。抑或教师让学生自己粗略地阅读,甚至是布置
            课后作业自行阅读。没有系统地提出阅读要求,更谈不上检查学生的课后阅读情

            况。这就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很少能学习经典。其次,一些教师还未能摒弃传
            统的语文教学理念,仍然采用自己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年龄偏
            小,缺乏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这就导致学生对一些经典很少会有个性化的认
            识。一切感悟都停留在教师的感悟层面,不乏对经典的错误解读。学生在阅读经

            典的过程中个性化思维被限制,创造性思维无法得到发展。再次,教师自身对经
            典的解读不够深入,在经典阅读教学中缺乏科学性的指导策略。甚至很多教师把

            经典也拆解开来,分成字、词、句、段来讲。这一教学手段忽视了经典的完整
            性、系统性,导致学生认为对经典的阅读与普通阅读并无两样。

                三、数量偏少,选篇有局限性

                从小学生经典阅读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小学生阅读经典的数量偏少。自


            220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