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7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237

第十二章  生态文明建设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






              第十二章  生态文明建设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环境教育渗透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生态文明

                 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指人类为了改
             善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保证人与自然生态平衡协调发展而形成的综合体。从广

             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开展生活生产活动,谋求发展,造福自身的过程
             中,遵循了要与大自然平等共处、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改造自
             然时所获得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的创造性成果的总和,它以人与人,自然以及

             社会平等和谐、持续发展、繁荣共生为宗旨,是一种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不断地从大自然中获取生存与发展利益的同时,要对自
             然环境予以相对应的馈赠与回报,这种馈赠与回报即人类在改造与利用自然环境

             时,格外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从而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保持一种稳定持久和
             谐的关系。由此可见,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形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类的自觉和人
             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我国资源日渐紧张、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失衡
             的深刻认识而提出的新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指把生态环境的客观规律作为基本
             的行为准则,运用综合方法,遵循生态系统管理的原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受

             力,对标可持续发展和维护生态公平,建设一个生态环境健康友好,节约资源的
             社会。总体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通过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绿色循环发展等

             方式促使人们学会自觉地尊重与保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的一种战略方式。
                 二、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自诞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环境教育的概念存在着诸多争议。总体
             来说,对环境教育内涵的理解大致包含以下四方面:环境教育是过程性的教育。


                                                                                    225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