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105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融合模式与创新
(二)学生主体原则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
主导作用和改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它只能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用
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这种设计思想,极大地违背了
我们的教学规律。
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
用,而课件的辅助作用则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
课件的简单呈现来代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启发和引导工作,也不能因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而忽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思考、理解和反馈。因此,为
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视具体内容调整讲授顺序,或通过设疑,抓住
学生思路,促进其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
例如,笔者在教学一年四季和一周七天的英语名称时,利用多媒体把这
些单词变成大海里的潜艇,学生分组上台按鼠标,听这些单词的发音,打掉
潜艇。学生在游戏中记忆单词,乐而忘返,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体
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如在教学“birthday presents”这一内容时,我以
一个外国小孩 Tom 的 birthday party 的录像导入新课,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让学生在听到纯正英语对话的同时,也了解到了西方国家生日聚会的文化
习俗。他们的各方面感官就情不自禁地被调动了起来。
(三)适时、适量原则
“适时”,就是指使用多媒体时,应选择教学效果能够达到最佳的时机。
具体说来就是:第一,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之时。 教师在授课时,如果将形、色、
味、动感极强的内容都体现出来的多媒体课件来取代单凭教师一讲到底的讲
课方式,效果要好得多,它能全方位调动起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使之全身心
投入,这样就保证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第二,用在教师自身不足之时。
人无完人,任何一个教师身上都免不了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如有的教
师课上得生动,但普通话水平却一般,特别是我们南方的不少教师或多或少
都带有些地方口音。而英语教学中常常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朗读课文,这时就
可以利用多媒体调用声情并茂、读音标准的朗读来解决这一问题,如此等等。
第三,用在弥补学生不足之时。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的生活空间狭窄,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