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119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与英

                语教学融合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第一节  显性、隐性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训练



                   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区别

                   ①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同一课程范畴的两个部分。如果说显性课程是
               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力为目的,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是知识与技能,那么隐

               性课程所涉及的则是指向学生的精神世界,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为主要目标
               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
               能力,以及更多的锻炼与实践环节也主要是由隐性课程来完成的。

                   ②显性课程的存在和作用方式是彰显的、外露的,隐性课程则是内隐的、
               潜藏的。
                   ③显性课程是以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形式明确陈述的课程,隐性
               课程则是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未明确陈述的课程。

                   ④显性课程是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应起作用的,隐性课程则
               是通过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影响学生的。

                   二、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联系

                   两者在学校教育中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者
               间呈复杂的关系。有的隐性课程相对独立于显性课程,有的隐性课程与显性

               课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隐性课程隐藏的层面看,隐性课程可分为隐藏
               在教科书中的、隐藏在教学活动中的和教学活动之外的隐性课程。其中教学
               活动中的隐性课程又包括课堂教学中和课堂教学外的隐性课程两个层面。
                   隐性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国家、地区和校本课程等也呈部分重

               合交叉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国家、地区和校本课程中,

                                                                                   111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