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2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122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让师生定期参加英语网上讨论;或提供 BBS 之类的服务,让学生有发表意
             见的机会。这样可以解决师生沟通不足的问题。
                 教师在编制多媒体课件的同时,还应编制相应的多媒体辅助课件和多媒
             体自学课件,上传到校园网,使学生能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安排

             英语学习。课后,学生可从班级主贞的学习栏目或教师的个人主页中读取教
             师讲授的电子课件内容。校园网使学生在复习中不仅可以浏览课堂上授课教
             师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内容及许多相关信息,真正实现

             资源共享。这样,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的对象,而是主
             动建构知识的主体。正是因为这些优势,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成为教学的
             手段,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网络技术运用能力较高的教师来说,可以开发多媒体个人教学网站,

             增强交互性。多媒体教学网站在师生交互协作学习方面是单纯的多媒体课件
             所无法比拟的,它提供了一个可控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人机交互、人与人交
             流沟通的信息传递反馈环境,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界面。

             利用互联网的超文本链接,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将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点
             问答、作业、背景知识及典故等都包含于课件中,形成学生、媒体、教师三
             者之间互动,可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
             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有利于解决学习难点,

             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用多媒体教学网站辅助教学,计算机可随时反馈
             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践证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其学习积极性会
             大大提高。通过反馈,他们既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促

             使自我激励,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内部驱动力。
                 四、隐性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训练


                 (一)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
             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与其相连的教育实践有:能力分组、师

             生关系、课堂规范与过程、隐含的教材内容、学生性别差异、班级奖励结构等;
             其效果体现在政治社会化、价值观与文化道德的习得、权力观念的形成、阶

             114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