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126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实施隐性分层教学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既可让优等生为后进生提供
             智力刺激,使后进生学有榜样,变得积极起来,也可让优等生在给差生的辅
             导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学习更加巩固,进一步深化。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区别
             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力求满
             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的

             发展。
                 ①学生分层。隐性分层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细
             致的摸底了解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接

             受能力和学习潜力进行分层,如把学生划分为 A、B、C 三个层次。A 层次
             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学习主动,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潜
             力极大。B 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但基础不扎实。C 层
             次的学生基础较差,有的有学习障碍,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懒于开口,怕

             吃苦,缺少家庭辅导条件。通常只有任课教师知道学生的分层方法,而且学
             生分层是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以及成绩波动呈动态变化的。因此,分层结
             构的构成主要是以学生的“自我感觉”和“自我定档”为前提的。隐性分层
             教学中,学生分层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不要硬性规定,也不提倡按照学生

             的成绩重新排座位,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非常在乎
             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当他们被教师鉴定为差生时,很可能会放弃努力。所以,
             隐性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分层应该是松散的、弹性的、自主的,是在学习过
             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②目标分层。目标分层是实施隐性分层教学的保证。在教学实际中,如
             果对差异较大的学生制定同一的教学目标,很可能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
             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对教学
             目标进行分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

             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的学习积极性
             的目的。因此,在每一节课前先分析教学内容,把教学目标分层为共同基础
             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和扩展内容目标。共同基础目标,就是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到而且必须达到的最低教学目标,也就是 C 层学生

             的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即多数学生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经过自身努力可
             达到的水平,这是为 B 层学生而准备。扩展内容目标,适合少数学有余力

             118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