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127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的 A 层学生,为其提供发展的空间。例如,在新目标七下“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PartB”的教学中,笔者要求 C 层学生能够听、说、读、写
动词短语 sleeping、climbing、fighting、swinging、drinking water 及部分形容
词,并能对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描述,如:The Koalas are sleeping. 使他们能够
完成共同基础目标即可;要求 B 层学生在完成共同基础目标时,能作适当
的发挥和想象,如:I’m a lion\tiger\… I’m sleeping\jumping like this. 并能做出
相应的动作等;要求 A 层学生能够对本单元 P13 面的主情景图进行综合描
述如:This is a big zoo. I see many animals.Look! The mother elephant and the
baby elephant are drinking water. The dolphins are swimming… All the animals
are very happy. 在完成共同基础目标时,要让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并
着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③施教分层。施教分层是隐性分层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即在课堂教学
及其延伸部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区别的合作教学活动,
使全体学生各得其所。如在新授课中,教师会采用时间差分层授课。一个新
知的引进,对 A 层学生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并能举一反三;B 层学
生积极争取赶 A 层;C 层学生则重复多次基本内容。同时我们还采用“递进法”
提出问题,让 A、B 层学生能有机会得到提高,使他们“吃得香”,而 C 层
学生也能回答开始的简单问题,感到受益匪浅。在复习课中,我们利用 A 层
学生的复述和编出新对话来带动 B、C 层的学生进行复习,这样使各层学生
自然产生出比、学、赶、超的动力,使学生的内隐认知机制在英语学习中自
动发挥作用,大大地开发了学生中的资源和各层学生的潜能,有力地提高了
分层递进教学的效果。
④操练分层(课堂)。教师设计的任务必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
完成,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
在操练中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档次的操练,学生根据自
己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选择练习。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中学英语口语的教学中,让学生尽可
能多地说英语是非常必要的,应该提供给每一层学生活动的机会,特别是应
多给后进生活动的机会,如先让 C 层学生读简单的单词和句型,然后再让 B
层学生读复杂的单词和句型,A 层学生读复杂的句型和课文。例如,教学新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