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19

第一章  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及发展简况


               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
               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
               取信息的环境。”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
               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

               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
               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

               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
               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
               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

               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①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
               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
               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②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
               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
               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③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

               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④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
               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⑤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

               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
               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⑥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

               中的应用。
                   ⑦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

                                                                                   11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