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6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236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工具;信息工具指能够帮助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探究知识,并支持在建构
             中学习的工具;认知工具指能够支持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并发展高阶思维的工
             具;情境工具指能够创设学习情境、支持学习者在做中学的工具;交流工具
             指能够支持学习者开展协作学习的工具;评价工具指能够支持记录学习过程、

             展示学习作品、促进反思的工具。教育 App 在教育教学中可充当学习工具的
             角色,参照乔纳森的模型并结合课堂教学逻辑可以将常用的教育 App 分为教

             师备课、画面分享、资源共享、认知工具、练习反馈等五大类。
                 (一)教师备课类 App
                 教师备课类 App 主要表现为一种效能工具,教师利用备课类 App 辅助
             备课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如 App 可帮助教师快速查找教学资料、制作精美

             的 PPT、快速生成微课、提供 3D 资源等。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备课类 App
             有“101 教育 PPT”App、“希沃授课助手”App 等。
                 (二)画面分享类 App

                 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程度通常是指多少学生在多大
             程度上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呢?画面
             分享类 App 可以帮助教师通过拍照将学生的作品、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等上

             传到屏幕上供全班同学共享讨论,促进学生对课堂的深层参与。教师在课堂
             教学中,画面分享类 App 具备交互手段便利、交互关系平等、交互效益深入、

             交互参与度高等优势。常用的画面分享类 App 有“一键投影”App、同屏等。
                 (三)资源共享类 App
                 资源共享类 App 作为学习工具表现为信息工具,教师可以通过资源共享
             类 App 在课前、课中或者课后给学生推送课件、视频、文本等教学资源,提

             高课堂效率;学生也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类 App 共享学习材料和研究内容等,
             促进合作学习。使用资源共享类 App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教学中资源

             共享受限的问题。具备资源共享功能的 App 有“雨课堂”App、“蓝墨云班
             课”App、“课堂派”App 等。
                 (四)认知工具类 App
                 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在帮助和促

             进认知过程中以及在培养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

             228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