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1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241

第九章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多种适用 App 的巧妙应用


               效果。通过教育 App,教师可以随时获取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根据学
               习者特征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目前,已经有
               多款教育 App 能够支持教师发布作业或测试,并通过教师端可以实现数据
               的获取、统计与分析。如“猿题库”App、“洋葱数学”App 等都可以支持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跟踪记录,对获取与分析学习过程数据提供了很好的
               支持。

                   3. 运用 App 支持高参与度的课堂即时交互
                   随着学习环境的变迁,学习方式也相应地发生改变,利用教育 App 可以
               方便地进行即时交互,修改传统的教学活动,强化课堂上的教学互动,从而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例如,利用“课堂派”App

               可以设置在线提问、点赞、弹幕等即时交互活动,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专注度。在提倡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环

               境下,群体协同知识构建是一个显著的特征。群体协同知识构建,需要借助
               信息化工具的支持,一方面是支持学生学习成果的生成与呈现,另一方面则
               是要支持群体之间的协同建构与即时分享。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应用“101
               教育 PPT”App 通过及时上传学生作品图片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群体

               之间的知识构建。
                   4. 基于 App 的探究性学习与协作性学习

                   通过认知工具类 App 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改造传统的教学活动,
               重塑教学流程。认知工具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和假设检验的过程中起着很大
               的作用,借助认知工具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并将自己的假设进行大胆
               尝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用认知工具类的教育 App 学生可以

               方便快捷地进行主动探究和假设检验。例如,利用一款辅助认识植物的“形
               色”App,学生可以通过 App 拍摄植物照片上传,App 就会显示关于该植物

               的详细信息,学生可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植物的相关知识。
                   无论是 App 的简单应用还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融合,都需要教师经历
               入门、采纳、适应、融合和创新的过程,教育 App 的课堂应用是一个由浅入
               深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根据课堂实际不断地实践探索,逐步

               实现 App 在课堂教学中的替换、强化、修改与重塑。

                                                                                   233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