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83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
加上互联网就能够如虎添翼,不加互联网也能保证生存;如果你的教育做不
好,加上互联网也未必就会好到哪里,很可能加速灭亡。就是说“互联网+
教育”本身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资本和在线教育,走进“教育+互联网”才
能良性复归。
2. 折叠语言
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
深刻变革,而人类正站在一个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到来的前沿。在这一
前沿,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变化;“互联网+语言”的传播模式也由此诞生,它将成为增强语言影响力
的有效途径。
“互联网+语言”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语言
传播中的作用,增强语言影响力,提升语言软实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
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语言发展新形态。语言传播的动因是推动语言传播的
力量;不同时代不同语言的传播,有着不同的动因,如文化、科技、军事、
宗教和意识形态等。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了语言传播的直接动因和有力工
具,并在逐渐演变成为多语言的网络世界。因此,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语言传
播中的作用,对于增强语言的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互联网+语言”
作为一种新的语言传播模式,如何充分利用它来增强语言影响力,无疑是一
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人类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也随着人
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就催生了网络语言。
这种新的语言形式简洁而生动,从诞生起就备受人们青睐,尤其青少年追捧。
网络语言不仅是信息时代网民交流沟通的社会用语,也是时代赋予语言研究
者及其他研究者的历史使命,同时还是人类语言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随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网络语言研究的深入,一门新的学科——网络语言学应
时而生。网络语言学的概念是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于2000年首先提出的。
在其《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一文中,他对网络语言的特点
和类型以及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任务和学科性质作了精
辟的论述。此后,网络语言学引起了国际学界的关注。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