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04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表达政治思想的崭新模式。纵观古今中外,我们是否对构建音乐审美教育的模式

            得到了启发呢?如何才能更好地创建属于我们国内新的教育模式呢?笔者认为,
            要想向孔子所推崇的礼乐治国的思想主张和借鉴世界三大主流教学法强调的注重
            培养学生自身素质的教育理念,就要努力着手于开拓符合国情的、属于我们自己
            的更为合理的教学课程,力争以课程建设为重点,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转变当

            前的教育思想,不断优化音乐课程的知识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以实
            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使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不断优化课程的整体结构,
            逐步搭建新的音乐知识体系框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大力整合课程资源,同时

            重视课程群的建设,努力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而为开拓以提高
            学生自身素质建设为首要目标的音乐审美教育新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以创建审美教育环境为蓝图,实现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
                创建审美教育环境,实现校园环境的艺术化,可以说是构建校园美育这一大

            环境的重要且现实的途径步骤,也是加速促进素质教育进程的一个必然要求。我
            们要始终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渐完善”的策略,全面实现审美教育蓝
            图下的艺术化校园环境建设,努力创设出“艺术氛围浓、文化底蕴厚、校园环境

            美”的一种学习氛围。审美教育者认为,情感教育是体现美的实质的教育。音乐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建一个具有审美教育环境的艺术情境,在优美的环境中激发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大家能够自觉主动地投身到对音乐的学习中来,通过一

            系列的实践活动最终使学生获得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的过
            程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而情境的展现主要是连同教
            师情感一起,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和艺术作品的直观表达,共同创设一种美、智、

            趣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使其在放松、愉
            悦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大环境中来。可以说,课
            堂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走向,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教师在课前让学生伴着悠扬的旋律踏进

            教室的一瞬间,其紧张的情绪就会得以舒缓。接下来,教师通过钢琴向学生传递
            起立、坐下等口令时,就会在听觉上给学生以新鲜感和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因为
            让其感受到这门课程是有别于数学语文等学科时而产生对音乐的独特热爱之情。

            学校可通过在音乐教室的墙上悬挂一些著名音乐家的画像及生平简介和名录等资
            料宣传图板,来增强学生的音乐常识,同时使其受到众多杰出音乐家的熏陶,了


            96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