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139

第七章  普通高中高考评价



                 考试与教育是其“子体”和“母体”的一种关系,它是一种检验和评价教育
             教学成效的方法。学校考试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等多
             种因素所决定和限制的,它必须与教育教学目标相适应,而其内容又必然受教学

             内容的约束。高考是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纽带,它既是选拔型的,也是教育型的,
             它既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也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理想水平的高校招生评价既要
             以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为依据,又要考虑到高校的培养和选择观念,要做
             到两方面都要兼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高校与高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的存

             在着一致性和冲突。《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史“以德、智、体全面
             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人和接班人”为目标。《教育法》规定,中学教育是“以
             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实际工作中,较为
             普遍的观点是,中学教育不仅能为高校提供高素质的学生,而且还能为社会提供

             合格的劳动力,同时还能兼顾“升学”和“就业”两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高
             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高中教育正朝着“高考评价”的方向发展,其核心表现就
             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矛盾。从长远来看,高考是一把既有利也有弊的“双
             刃剑”,它对高校的择才和择才都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但是,高考对高中

             教育、高校择优的正面作用常常被一带而过,而对中学教育产生的负面效应和负
             面效应却被反复放大,不 . 断地发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这其中,知识和
             能力、应试与素质、书本与生本是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所诟病的问题,亟待改善。
             从 80 年代开始实施素质教育,到目前为止,高考和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高考成了素质教育的“绊脚石”,高考不能改变素质教育,就很难实施的议论、
             指责、报道随处可见,甚至到了要废除高考的地步。实际上,高考作为一种测试
             方法,其自身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例如,中学仅注重智力培养,偏重于升学率,
             文理偏科,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影响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目前我国高

             校招生考试体系存在着一种单一、单一的特点,忽视了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成长历
             程、生活中的日常生活,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围绕着高考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高中素质教育的作用,我国政府多次研究和
             颁布了关于解决高考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的文件。从 1955 年统一高考制度开

             始,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指出考试会让学
             生在学习和考试中精疲力竭,对身体和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提
             出要加强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学习,完善考试体系。之后,为了解决高中和高考



                                                                                 ·131·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