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27

第一章  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取向



             料,自我反省等。我们认为,个人成长纪录应该与课程教学密切相关,但也不能
             苛求,可以先在特定的领域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缺点,以此来提升自己
             的成长纪录。


                 十、注重对学生业绩评价的实践与探讨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探索,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和考核的内容和形式也要随之变化,单靠一套试题来评判学生的成绩,已不

             能满足新的教学需求,需要从多个侧面、多层次的角度来评价学生。除了在英语、
             语言等方面实行口语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之外,目前各高校和老师都没
             有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表现能力。口语测试是一种表现力的评
             价方法,但并非单一测验,各学科的测验方法也不尽相同。如何达到评价的目的,

             需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探讨。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和学习的环境,缺乏目标、片面、随意激励不仅
             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导致许多人只会听到赞美,
             不会倾听,对自己的评价盲目乐观。有一位同学对老师说:“你不要总是夸奖我

             们。”反映了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欲望,他们对“激励”的兴趣已变得乏味。
                 教师应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注意对学生的观察与资料的收集,并在此基础
             上进行纵向对比,使学生能看出自身的长处和长处,并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鼓励不是一味的夸奖,也不是“藏拙”,而是要与学生建立坦诚、关怀、相互尊

             敬的关系,以发展和综合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使他们逐渐形成客观的认识,增
             强他们的自省能力,而不会由于自身的缺陷而质疑自己的价值。通过这种方式,
             老师会发现自己的缺点,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期望,进而激发自己的内在
             动力。



















                                                                                  ·19·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