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49
第二章 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
教学中的模糊评判,并提出了几种评价方法,以供学生自行选择。
一、模糊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模糊数学是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判的一种方法。这种评
价方法也是依附于测验方法,在听课时,听课老师按照测验中所列的各种教学要
求,对所听的课程进行分级评定。其优势是,评判员要依据其所列的各种评价指
标,对教师和教师进行评价。因而,评价的角度更为全面、客观。一般情况下,
课堂教学的模糊评价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
(一)从课堂上搜集资料进行分级评判
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主要程序为:教师先进入教室,仔细地做好听讲
记录,再在课中或课后对评价表格中的第二个指标进行评分,也就是在评分的空
格里打“√”。一般规定,对于每一特定的次级指标,只能选取一种评价水平。
最后,对各个评分员的评分表进行整理,形成一份综合评分表。
(二)定量化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由于课堂教学是多层次的分层体系,所以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必须
采用一种分级的评价体系。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定量的模糊综
合评判方法。首先从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各个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出发,对第二类
指标进行模糊评判,并建立相应的二级指标模糊评判,然后根据二级指标与对应
一级指标的模糊关系,对各个层次指标进行模糊评判。
1. 建立二级指标模糊评价集
先给出各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结果,然后将与某一级指标相对应的若干二级
指标的模糊评价结果用模糊矩阵形式表示出来。
若用 Rs 表示第 i 个一级指标的二级指标模糊评价集,则其表达式为:
其中,m 为与一级指标相对应的二级指标的个数;n 为评判等级个数。每组
横向数据表示某一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结果。其计算方法是,根据评价汇总表提
供的数据,计算出相应二级指标中不同评价等级人数占总评测人数的百分比。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