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46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Ordinary Senior High Schools
其中,(C.1.)为 n 阶判断矩阵的评价一致指数;(R.I.)为 n 阶倒数矩阵
的平均一致性指数(见表 2-2)。当(C.R.)≤ 0.10 时,可以认为评价大致相容,
分析 结果可信;当(C.R.)> 0.10,则说明评价不一致程度高,建议对评价重新
修改。
层次分析法是对人们的主观判断作客观描述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把专家的经
验认识与理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权数分配的科学性。主要表现为三点:
一是从评价系统整体的最佳效益出发,对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提高
了权数集的有效性。二是通过对指标进行两两对偶比较,降低了人们在各个指标
重 要程度进行比较排序过程中的思维承受能力,提高了判断赋值的准确性;三
是将指标分成若干层次,由最低层开始,在同一层次上对指标进行重要性比较,
增强了判断赋值的可比性。
我们利用上述方法对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评价表的一级二级指标体系和权
重确定如下,见表 2-3~ 表 2-11,并以此得到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及
代号。
表 2-3 一级指标体系
Fi F2 F3 F4 F5
Fi 1 2 5 7 3
F2 1/2 1 5/2 7/2 3/2
F3 1/5 2/5 1 7/5 3/5
F4 1/7 2/7 7/5 1 3/7
F5 1/3 2/3 5/3 7/3 1
表 2-4 一级指标权重
指标 Fi F2 F3 F4 Fs
权重 0.09 0.18 0.36 0.25 0.12
表 2-5 二级指标体系之 一
Fu Frz F13
Fi 1 2 3
F12 1/2 1 2/3
Fi3 1/3 3/2 1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