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44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Ordinary Senior High Schools


            沟通与交融,以及结果的分享。⑤能把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
                第五,教育成效:①高质量的教学目标。②能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
            际场景中,以解决现实问题。③让学生说出这节课的经验、收获以及学习上的

            进步。

                四、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对每个二级指标的评分都采取了五个等级,即 A、

            B、C、D、E,其中 A 表示好,B 表示好,C 表示普通,D 表示不好,E 表示不好。
            然而,由于各指标在课堂上的作用程度不尽相同,故应给予相应的权重,如直接
            邀请专家或老师进行讨论,则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影
            响评价的科学性。运用美国知名的运筹学大师 A·L·萨蒂于 1970 年代初期所提

            出的 AHP 法,用以求取指数权重,此方法仅由一位专家或老师讨论,给出两个
            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AHP 的本质是多目标、多标准的综合分析。美国学者阿
            尔 T· L·萨蒂首次提出了“权值”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评价中,旨在解
            决“权”的确定。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各个指标进行二对二的对比,来确定各个

            指标的重要性,然后再根据这些指标的最大特征值来确定权重。运用 AHP 的具
            体操作过程是:
                ①构建分层模型;根据需求,将总体目标逐级分解,划分为不同的层级。比
            如子目标层,孙目标层,一直到最下面的目标层。这就是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

            工作。
                ②从最高层到最低层,逐层建立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由指标两两比较其重要
            性的结果构成。建立判断矩阵需要注意两点:其一,层次分析法并不要求各个评
            价指标之间绝对相容即连贯地传递。例如:指标 i 对指标 j 的重要程度为 ax,指

            标 j 对指标 k 的重要程度为 ay,若指标 i 对指标 k 的程度为 ay·a,则我们称这
            三个指标为相容。但层次分析法并不要求一定如此,只要大致相容即可。其二,
            指标两两比较的等级一般分为五类:同等重要、略为重要、基本重要、确实重要
            和绝对重要,用数字 1、3、5、7、9 表示。若两指标的重要程度居于两相邻等级

            之间时,则分别计 2、4、6、8,如表 2-1 所示。







            ·36·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