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108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择上,工程因素和设计环节为知识探究提供了平台,甚至是比仅有科学探究更具
思考性和系统性。第三,提供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良好框架。在培养了问题意识之
后,验证性等简单问题能够用非工程方式进行解决,随着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
课程或项目问题往往更具综合性,“科—工整合”对于解决复杂、综合的问题有
自己的设计研究思路,再加上迭代研究的加入,对复杂问题进行反复思考,因此
对问题的解决更具深刻性。
第二节 “科—工整合”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理论依据
一、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并重的教学设计取向
将工程教育加入科学课程中,二者以何种方式整合,以何种比例渗透,主要
有三种整合取向,分别是以科学探究为主、工程作为附加因素的科学教学;以工
程设计为主,将科学原理作为辅助理论的工程活动;还有科学探究与工程设计并
重的整合方式。以整合的内涵考虑科学与工程的比例设置与渗透程度,更倾向科
学探究与工程设计并重的整合方式。
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工整合”教学设计主要突出科学探究过程,主要是
为了澄清问题建立假设,与同伴或老师呈现现状、分享讨论,并分析结果,在此
基础上继续实施调查的反复过程,主要的教学目标在于寻找科学规律,构建科学
理论,此时工程设计成为辅助科学探究的手段和工具,在于拓宽原本科学探究的
视野,为科学探究提供多种探究思路和模拟技术。在这种整合方式下,小学科学
课程主要是验证型,对已有原理进行探究性掌握,对于有计算机模拟课程的环
境下,通过模拟环境探究科学原理,或以模拟技术将微观、抽象的科学问题宏观
化、具象化,通过技术手段悟出科学规律。
以工程设计为主的“科—工整合”教学设计主要凸显工程活动部分,科学原
理知识作为辅助理论,其教学目的主要以设计过程和作品成果为主。在搭建的任
务型学习情境中分析工程元素,从工程出发利用工程设计流程进行问题分析和处
理,此时对科学课程的学习从工程设计出发,而对于科学原理、概念和解释性阐
述性的科学原理部分作为设计过程的补充进行学习,弱化照本宣科的原理精讲,
突出“设计—探究—重新设计”的过程。对于教学评价也突出作品评估和设计过
程评价,是一种将工程设计作为科学学习工具的取向。在此取向下科学探究是为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