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25
第二章 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首先,价值目标选择——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我们在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时候会结合小学生的书本知
识掌握情况。在生本理念中,认为科学教学不应该只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指出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是重要环节,培养学生
对科学的兴趣是重要目的之一。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
要让他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能够对周围的社会、自然和人生有正确的看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科学
的态度。这是生本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上的价值追求。
其次,教学主体选择——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师本教学理念中,小学科学教学的流程上,主要是教师给学生讲解科学知
识,学生完成相关问题,教师对结果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教师在
科学教学中完全是站在自己角度上进行教学的,没有分析学生的发展特征,也没
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从学生的视角看待周围的现象。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科学
原理及如何应用往往成为被忽视的一面。很多人都知道,教学有效与否是看学生
是否真的忘我投入,是否提高了对事物、对自身的认知,是否获得有效解决问题
的途径,这些是衡量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主要标准。基于此,如果教学中没有重
视学生的发展,就很容易导致教学方向和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相偏离。生本理念
下的教学中,认为学生在教学上居于主体地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及具体的
教学目标等都应该围绕学生进行,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表达
自我、展现自我、自我实现的空间。
最后,教学观的选择——方法的掌握远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人们对于教学的看法便是教学观,是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同时,不同的教
学理念也使人们对于教学的看法不同。在相关的理念下,人们通常下意识地认为
学生是需要受到教育的对象,需要对学生传授知识,甚至成为老师知识的容器,
甚至认为学生能学到多少完全取决于老师具有多少知识。但是,伴随着人们对于
教学的研究,已经对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对于那些没有产生效果或者效果甚微
的教学,已经使人们开始对现有的教学理论发起反思。“生本理念”认为,在现
如今的社会中,知识更新换代太快,而每个人都被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知识所
裹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只依赖教师进行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对于人才培
养的需要。因此,教学观念也当及时更新,要从社会现有的环境以及如何能够合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