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27
第二章 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科学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2.生活性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在开展课堂学习活动以前,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平
日经验”,因而“教育活动需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在科学课程标准中非常
关注科学和真实生活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并要求开展科学教育工作时,应该按照
学生已经积累的相关经验,运用他们学到的有关知识来认知相关问题,具备处理
相关问题的能力。小学科学学科和真实社会之间具备良好关联联系,如空气成分
有哪些、风向的变化、房屋的建造、动物的生存、不同物质溶解问题等,上述这
些知识也都涵盖在科学知识内,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很多奇特问题和科学之间也
会出现一定关联性。因而,教授科学的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工作时,应该关注学
生已经积累的相关经验以及对未来发展有益的科学知识。
3.互动性原则
我国开始落实新课改工作以后提出,教师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自
身的主导性,需要重视学生主体性。通过了解教学本质可以发现,它可以体现出
教师和学生互动沟通的情况,也是大家共同进行研究、学习的过程。在开展课堂
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创建出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公平的、民主的环境,并不断提
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设计工作时,教师还需要创建情境,预设出前期学生需
要完成的作业和实验,运用巧妙的问题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小组方式等开
展互动交流活动,并展现出教师以及学生之间良好互动沟通性、掌握更多知识、
提升综合能力、培育有关情感、良好态度、正确价值观念。
4.实践性原则
小学科学课程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重视实践和生活的关联,需要关注教学
设计和实践的关联性,不但应该重视理论上是否具备良好的科学性,还应该分析
可否顺利处理教学中涉及到的实践问题,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一门以开
展实验活动为主的学科,应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感,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探究
相关知识,符合生本教育的相关观念。因而,在对生本课堂进行教学设计时,应
关注其中涉及到的实时变化性,并在开展课堂活动时按照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计
划,不能够完全拷贝固有方式。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运用“以生为本”理念,并预定出有概率出现
的问题,以便于应对在课堂中会出现的不同现象。可见,在对生本课堂开展教学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