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32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一)教师制定的教学目的以成绩提升为主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课程内容多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

            象,教学过程中以实验和操作为主,注重对学生动手、动脑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小学科学教师将教学目标设
            置为应对考试,这样的情况占到了一半以上。教学目标直接影响教师对课程的认
            识以及课程讲解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等,由于小学教师将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设置为应对考试,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知识记忆情况的培养,
            给学生预留的思考时间和动手时间较少,不能够满足素质课程教学的要求。
                (二)对科学课程学习价值认识不够
                小学教师对科学课程学习价值的认识不够,这也导致教师对科学课程教学目

            标的设置跟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偏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教材中的任务布置
            下去,要求学生去完成,但是对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该任务中涉及到的知
            识或者原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任务的完成只是对教材内容的模仿,没有给
            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和机会,学生只是机械地去进行学习或者操作,没有实现其

            自身科学素养水平和创造力水平的提升。
                只有教师认识到了科学课程的价值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
            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课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实际

                科学源于生活,生活又蕴含科学。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
            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渐渐明白自然界中处处

            有科学,生活之中处处有科学。但在实际教学中,科学教学容易局限于书本,与
            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
                (一)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
                科学课教学未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通过调

            查可以看出,很多教师表示,教学主要依据教学大纲,只有少部分教师表示教学
            会结合学生生活,而且很多教师表示并不十分了解学生生活,这也导致教师教
            学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儿童本身的情
            况,而进行教育的社会目标为培育出更多有用的人才,需要统一看待教育目标以

            及出发点。尽管儿童在生长的各个阶段都会学习到更多本领,然而他们掌握这些
            本领的情况不同,因而不能运用同一个教育形式,应该按照他们的真实状态创建


            24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