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51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改进研究
学素养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从课程性质上看,小学科学课程既是
一门基础性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还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要
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要突出学生的
主体地位。小学科学课程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
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课程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
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中一些比较直观、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为
载体,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小学科学课程
实施的主要形式是探究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
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
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
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
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科学
探究需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
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
和沟通的能力。本研究采用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定
义,即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
程。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
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三、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结合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进行概念界定。当前,国内科学教育同行都非常认同胡卫平教授提出的“科学学
科核心素养”,即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
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科学学习内化的带有科学学科特
性的品质,是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胡教授系统分析主要发达国家的科
学课程标准和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势,总结我国科学教育的实践和研究,
建构了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科学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
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四个方面。科学观念与应用是从科学视角形成的对
自然现象的基本认识,是科学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运用科学
知识和方法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其他素养的重要基础,特
别强调学生对核心科学知识的深度理解以及灵活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是从科学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