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54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表 3-1 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维度
一级维度 定义 二级维度
a 认识物质的存在形式;
学生形成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关于物质世界、生命 b 理解物质的固有特性;
科学知识
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工程与技术等的基本认识。 c 了解物质的运动变化;
d 了解物质的功用效能。
a 提出科学问题;
学生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 b 作出科学假设;
科学探究 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 c 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过程和能力。
d 总结探究活动。
学生对认识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 a 客观存在的唯物态度;
工程与技术等客观物体过程中形成的正确态度及责 b 求实求真的本质态度;
科学态度 任心,具有学习科学、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主要 c 讲究效能的效用态度;
包括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分享合作、
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等。 d 服务人类的关怀态度。
a 科学形象的思维能力;
学生对科学事物的本质属性、规律性及事物间的相 b 科学抽象的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 互联系和关系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主要包括模型 c 科学推理的思维能力;
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等。
d 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
四、课堂教学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学校日常的活动,然而,达成理解上的一
致却非常困难,中外学者们在教学概念的定义上众说纷纭,至今也未达成教学
一致的意见。如在英语国家,常用“instruction”表示“指导”,用“learning”
表示“学、学习”,用“teaching”表示“教、教导”,用“teaching-learning”
或“teaching and learning ”表示“教学”。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史密斯(Smith,
B.O.)的整理,英语国家重点的教学(teaching)内涵可以归为以下五类:①描
述式定义,可表述为“教学是传授知识或技能”;②成功式定义,意味着“教与
学不仅要发生某种相互关系,还要求学习者掌握所教的内容”;③意向式定义,
表明“尽管教学在逻辑上可以不包括学,但人们可以期望教导致学”;④规范
式定义,即将教学作为规范性行为,它表明教学的活动符合特定的道德条件;⑤
科学式定义,即关于教学的一个专门性定义是由“和”“或”“含义为”等词连
接起来的一组句子构成。广义的教学是泛指经验的传授和经验获得的活动,是能
者为师,不拘形式、场合和内容,如“父传子”“师传徒”等活动。王策三先生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