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55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改进研究


             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李秉德先生认为:“教学就
             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也有学者认为:“教学是一个复合体,

             教和学不可分割,教为学而存在,学又靠教来引导。”罗杰斯等人认为,教学是
             人与人相互作用,形成完好的人际关系的过程。桑代克和斯金纳等人认为,学校
             教学是安排刺激情境,控制反应,使学生形成适应的感应性,并通过练习和强
             化,最终形成习惯的过程。以布鲁纳为代表的“引导发现说”认为,教学是一个

             学生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雅科夫列夫的教育劳动说认为,教学是一种劳动,从这
             个意义上说,学校课堂就是劳动的场所。也有说法是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
             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

             的人。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共同
             组织的活动。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以教学内容为中介发生的教师的教
             和学生的学的互动活动过程,它包含了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教学设计等因素。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预教预学、师生候课、课中互

             动、课后延伸,并体现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同时,更加强调和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
             作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它涵

             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以物质
             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中一些比较直观、学生有兴趣
             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
             惯。结合课堂教学的含义,本研究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定义为为培养小学生
             的科学素养,在科学课堂中以科学课程内容为中介发生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

             互动活动过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以探究学习方式为主,体
             现学生为学习主体。

                 五、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发展核心素养的评价

                 当前小学科学教师在发展学生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主要
             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在理论层面,小学科学教师虽对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有所了

             解,但缺乏深度理解与分析。比如,不少科学教师的科学知识不够扎实,停留在
             “具体概念”层面,缺乏科学大概念教学意识;不少教师对科学思维这一概念只知


                                                                                     47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