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57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改进研究
样”等,但是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都是“脱离实
际”的纯理性的问题。科学问题是以探索世界为目的的问题,是探索事实的问
题。那些脱离了解释世界的目的或是没有足够的活动或情景准备的,或相对于孩
子们的认知能力过分开放性的无的放矢的问题都是假科学问题。在小学科学课程
教学中,存在小学科学教师照本宣科提出教材上的科学问题、很少引导学生认识
“什么是科学问题”等教学现象,故小学科学教学发展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
不足。
(三)小学科学教学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需要提升
自 2017 年 9 月,小学 1~6 年级均开设了小学科学课程。在小学科学课程标
准中,科学探究目标按学段提出了学段目标,其中 1~2 年级、3~4 年级的学段目
标提到科学探究 8 个要素的学习过程均在教师引导下完成。5~6 年级的科学探究
学段目标对科学探究 8 个要素没有强调“在教师引导下”,在高年级学生的科学
探究进入了自主探究过程,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真正扮演了科学活动的支持者、学
习科学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的科学探究机会,真正成为课内探究活动
的亲密伙伴。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低、中年级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到了高年级,学生迫于升学压力,更多的精力均放在语数英学科。在小学科学学
科学习过程中出现诸多不良现象,如学生对小学科学学科学习态度不端正,科学
素养较低的小学科学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较为困难,甚至部分学生
对科学问题丧失探究兴趣。这些现状致使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不足。
(四)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效用态度显得不足
解读核心素养,梳理并确定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科学态度也是重要
的科学素养。从调查中发现,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讲求效能的效用态度不
足。在教学中,由于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有待提升,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课
程观的认识有待加深,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课程性质及科学本质的理解不够,导
致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科学教师用“教材”教,将科学探究活动局限在课本上,
极少开展课外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习科学脱离了实际生活,这些教学现象致使小
学生讲求效能的效用态度培养不足。
(五)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存在不足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实践创新,主要是指学生在日常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