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59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改进研究


             要求。③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推动现代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从

             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表现标准四个方面落实核心素养进入
             课程育人教学一线。④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
             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国必须重视
             将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教师培训及专业化发展指导中,实现将核心素养融

             入实际的教学过程,确保教师能够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有力的引导者、
             辅导者、咨询者以及合作者,实现师生核心素养的共同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丁念金教授从促进核心素养的研究发展角度指出了:①整体思

             路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成果的内容与题目不太符合、核心素养不“核心”“发展
             核心素养”的“发展”没有体现“发展”的含义、对“素养”的性质理解存在
             偏差、忽视身体健康。②一般逻辑上的多个不足主要表现在三大维度的划分不合
             逻辑、将自主发展划分为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不合逻辑、将社会参与划分为责

             任担当与实践创新不合逻辑、将实践与创新并作一个素养不合逻辑、人文底蕴
             下的要点划分不合逻辑、科学精神下的要点划分不合逻辑、学会学习下的要点
             划分不合逻辑、健康生活下的要点划分不合逻辑等。③观念上的多个不足主要

             体现在对发展的观念体现得不够、对个性化的观念体现得不够、对学校特色的观
             念体现不够、对知识的重视不够、对智力发展的重视不够、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
             发展重视不够等。④相关知识上的多个不足主要体现在不妥当地使用“发展”的

             概念、对“审美情趣”的理解不准确、没有理清技能与方法的关系、颠倒批判质
             疑与独立思考的关系、不妥当地增加“批判质疑”的内涵、不妥当地将具有想象
             力归入勇于探究的范围等。⑤语言表达上的多个不足主要表现在关于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定义的表达不妥、同时提学习、理解和应用是不妥当的表达、“价值标
             准”的表达存在不妥当、对“学会学习”之内容的表达存在不妥等十项不妥当
             之处。
                 从专家对核心素养的解读和研究中发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论自身

             还需进一步完善,在核心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培养方式与途径以及评价方式等
             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当前的核心素养理论自身无法有效地指导课程的育人路
             径;核心素养理论自身无法有效地评价课程的育人效果;核心素养理论自身无法

             有效地提升课程人的素养。自此可见,核心素养理论本身的研究不足是当前小学
             科学教学无法有效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原因。


                                                                                     51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