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63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改进研究


             习。总之,学校核心素养教育环境条件的欠缺使小学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出现
             疲于应付、缺乏工作热情等不利于学生发展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现象和问题。



               第三节  提升小学科学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效能的建议


                 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响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号
             召,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为实现这一育人目

             标,必须通过所有学科的共同努力,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出发,共同达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要求。

                 一、掌握理论:开展核心素养教育理论的培训

                 为了进一步地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加强教育工作者
             的核心素养教育理论的培训。2016 年我国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

             确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
             发展、社会参与 3 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六大素养,具体细
             化为国家认同、实践创新等 18 个要点。为了让核心素养理论更好地落地教育一
             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让理论停留在研究层面,要自上而下地开展相关
             核心素养理论的培训,促使核心素养理论教育思想深入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之

             中。通过培训核心素养理论才能使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得到进一步
             改善。
                 (一)对教育管理者开展核心素养教育理论的培养

                 教育管理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如同它在现代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方面一
             样,愈来愈重要。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求教育管理者与时俱进,要求教育管理者
             能够专业地提供可持续的功能,要求教育管理者能够在教学思想、教学能力等多
             方面引导教师发展。自我国公布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以来,我国课程改革进

             入新一轮改革,核心素养的发展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国各地区都掀起
             了落地核心素养的探索热潮,为了能够有效地改革当前学校的课程教学,引导教
             师转变教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教育管理者核心素养教育理论的培
             养是促使小学科学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二)对一线教师开展核心素养教育理论的培养
                 从我国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历程来看,教育改革思想要真正落实,一线教师的


                                                                                     55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