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53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改进研究
品质。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
度四个方面。
科学知识是学生形成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关于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
宇宙世界、工程与技术等的基本认识。
科学探究是提出科学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
出结论并进行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过程和
能力。科学探究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科学学习方式和科学研究的方式,是形成科
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同时也是一种综合的
能力。
科学态度包含了课标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两个方面。科
学态度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维度,也是科学教育固有的教育价值。同时,科学、技
术、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人类的未来。一方面,人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
便利;另一方面,人们又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交通拥堵、食品安全等问
题。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探究兴趣、实事求是等科学精神,也要
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即科学态度。
科学思维是 2017 年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未直接提出的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
养,但却隐含在科学探究这一板块中。在 2017 年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多处出
现了“思维能力”,尤其科学探究的总目标提到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
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和创新能力。观察、实验与思维相结合,是科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学会学习、批
判性思维和创新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成分。故将科学思维作为小学科学学
科核心素养的核心。科学思维是科学学科最本质的特征。科学思维是抽象思维和
形象思维的统一。抽象思维是科学思维的核心,形象思维是科学思维的先导,具
体的科学思维中往往同时存在着两种思维。科学思维有多重基本方法,包括分析
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逻辑推理、类比推理等。通过表 3-1 对该研
究界定的“小学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维度进行梳理。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