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72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体的沉浮与密度有关。密度是物体的属性。这样的指向会让学生对该问题豁然开
朗,打通脑回路,将自己已有的相关认知进行再构建,获取科学大概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不建议教师拔高学习难度,但有利于学生
建构科学大概念、刺激学生思维发展的科学概念延伸是必要的。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的课后评价
小学科学教师善于使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也善于
调动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活动,如学生自己、身边的同学。为了发展学生的小学科
学核心素养,尤其是科学态度,本研究提出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而非科学成绩的
评价策略。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不仅要关注科学知识检测,还要指向学生学习
过程和实践的评价,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习惯的评价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的评价。评价学生的科学学习主要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
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现代教育都
提倡全人教育,让孩子都成长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现实学习非常残酷,如果用科
学成绩一刀切式评价学生,不能够体现尊重全人的理念。那么如何做到评价全面
呢?要求教师制定相应表格,坚持对学生学期每节课的学习习惯、态度、科学实
践作业等过程进行评价,再结合期末纸笔测试的终结性评价共同评价一个学生。
四、抓住关键: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
教师是影响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
转化者的重要角色。为了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就抓住了全面发展学生核
心素养的关键。
(一)小学科学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提升
从小学科学的课程、教材、教学发展改革过程可知,小学科学教师是一个不
平凡的教师岗位。要胜任这份工作,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基本的学科教学能力,而
且要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小学科学
教师要有巨大的科学知识储备,理解科学的本质、具有敏捷的科学实践和探究能
力,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追求创新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思维及对待科学技术事
物的价值取向。在科学教学中能用便于小学生理解的方式正确表述抽象的科学概
念和原理,具备较强的动手示范实践能力等,这些都源自教师对科学的热爱和理
解。可是,现实状况中,小学专职科学教师虽逐年增多,但依旧存在由其他学科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