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 76

新课程小学科学教学方略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ing under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而“探究—发现”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在教师设定
            的具体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去发现问

            题和解决问题,动手动脑,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锻炼
            学生的逻辑思维,学习科学技能和方法。
                (二)施瓦布的“探究学习”
                20 世纪 50 年代,施瓦布在哈佛大学演讲会上所作的《作为探究的科学教

            学》(Teaching of Science as Inquiry)报告上最初提出了“探究学习”,施瓦布
            认为“探究学习”是指“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所必需
            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
            态度”。“探究学习”注重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上,首先,探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其
            次,探究学习离不开教师指导。第三,探究学习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第四,探究
            学习要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探究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知识,更重
            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布鲁纳“发现学习”
                布鲁纳强调在认识活动中的认知结构,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
            结构,认知结构的形成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基础。所以,布鲁纳提倡

            “发现学习”,认为这种学习模式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以此获得
            经验和方法,而且这种发现的经验和方法对未来从事科学技术发明是很重要的。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置一种能够让学生独立探究的学
            习情景,学生作为一个积极的探究者,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积极地去建
            构有意义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学生是作为一个积极的探究者而存在。

                而“探究—发现”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这些理念基础之上的,让学生在教师
            设定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去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
            问题,感知问题解决的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形

            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做学习上的主动探究者。
                二、“探究—发现”教学模式概述

                (一)“探究—发现”教学模式的特点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和主体。教师只提供学习的环境和
            条件,起促进和引导作用,学生以学习主体和探究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整个教学


            68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